查看原文
其他

热议 | 带有种族歧视的雕像,博物馆是否应该收藏并展示这段历史

弘博网 2023-10-07


美国黑人弗洛伊德被跪杀引发的全球种族主义抗议蔓延至英国后,当地的示威活动不断升级。当地时间7日,英国布里斯托的抗议者用绳索拽倒了17世纪奴隶贩子爱德华·科尔斯顿的铜像,在涂鸦踩踏后又将其扔入河中。布里斯托市背负着奴隶贸易的黑暗历史,因此被抗议者视为对其殖民历史的清算。虽然这一戏剧性事件让愤怒的抗议者兴奋不已,但当地警方表示这是刑事破坏行为,已对该事件展开调查。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8日报道,当地时间7日,该国西南部城市布里斯托有10000人参加了反种族主义游行活动。抗议者用绳索拽倒了科尔斯顿的铜像,数人站在铜像上踩踏,还有示威者给铜像泼了红漆。现场视频显示,示威者还模仿当时黑人弗洛伊德被警察“膝盖锁喉”致死的场景,用膝盖抵住科尔斯顿铜像的喉部。在阵阵欢呼中,几名愤怒的抗议者将铜像扔进布里斯托港口。


反对者将科尔斯顿雕像扔进河中(摄影:Ben Birchall/Press Association, via Associated Press)


科尔斯顿生于1636年,是17世纪臭名昭著的奴隶贩子。他的家族垄断着英国的黑奴交易,他哥哥为英国贩卖奴隶提供资金。科尔斯顿曾任英国皇家非洲公司副总裁,该公司曾负责将8万名成年人以及儿童从非洲贩卖至美洲。法国国际广播电台8日报道说,科尔斯顿生前通过奴隶贸易积攒了大量财富,并用这些财富给布里斯托市带来了诸多福利和发展机遇,当地人长期以来视他为慈善家,并于1895年竖起了他的雕像。这尊铜像倚杖而立,基座牌子上写着“拥有美德,最睿智”。此外,铜像所在街道也都是以科尔斯顿的名字来命名的。但在反种族歧视的示威浪潮之下,这座铜像便成了人们眼中种族歧视的象征,并认为科尔斯顿不能代表布里斯托这一多元文化的城市,需要重新评估其对这座城市的贡献。


拆除前的科尔斯顿雕像


虽然科尔斯顿铜像被毁得到一些人的支持,但布里斯托警方却表示,此举已触犯了法律。当地警方7日在一份声明中说:“有一小撮抗议者推倒了布里斯托港附近的铜像,犯下了刑事破坏罪,警方将对此进行调查以确定涉案人员,目前正在收集有关照片视频。”


而针对科尔斯顿的反对行动也直接影响了当地的艺术机构,科尔斯顿音乐厅于6月8日在推特表示,受“黑人的命也是命”抗议活动及爱德华·科尔斯顿雕像拆除影响,音乐厅将对其名称进行更改,并称“现在的名字并没有反映出我们作为一个进步的、有远见的、开放的艺术组织的价值观——我们希望它能代表城市,成为城市希望、多样性和包容性价值观的灯塔。”


科尔斯顿音乐厅改名公告


对于被拆除的雕像该何去何从,网友们则普遍支持将这一雕像陈列于博物馆中:


我同意拆除科尔斯顿的雕像,它不应该矗立在城市中。但我不同意将它扔进水里。它应该被陈列在博物馆,教育下一代,提醒我们惨痛的历史不要再次上演。

雕像不应该被扔掉,而应该被放进博物馆,比如位于布里斯托王子码头的M-Shed博物馆,配合讲述他一生的全部经历以及布里斯托参与奴隶贸易的历史。当然,拆除雕像的这段历史也同样需要被记录,其同样是该城市历史的一部分。

说实话,这座雕像不应该再出现在布里斯托的街道上了。它应该在一个当地的博物馆里,向观众阐述奴隶贸易的历史以及其造成的惨剧,这一段历史不应成为我们城市值得纪念的历史。

正如一些网友所言“科尔斯顿的雕像属于博物馆”,那么,它更适合被收藏在什么样的博物馆中呢?艺术新闻的记者邦妮·格里尔(BONNIE GREER)分享了她的看法:

(科尔斯顿的雕像应该属于)那种审视维多利亚时期社会复杂性的博物馆,以探究科尔斯顿成为英雄的历史背景;或是那种介绍布里斯托故事和其如何形成的博物馆;或是那种从各个角度讲述跨大西洋奴隶贸易历史的博物馆;或是介绍历代激进分子与抗议者故事的博物馆;或是那种聚焦于加勒比地区的博物馆;又或是那种了解“中间通道”如何迫使非洲黑人成为奴隶的博物馆。

科尔斯顿的雕像在维多利亚时代进行了重新设计。正如20世纪美国的罗伯特·E·李雕像一样,二者都试图重塑历史、抹去真相。如今,人们希望能够了解关于科尔斯顿更为全面、真实的历史。


对此,目前已有位于英国利物浦的国际奴隶博物馆对该事件作出回应:


距离此次拆除事件已经过去了24个小时,昨天我们目睹了发生在布里斯托这一极具历史意义的场景。以下是我们对这一事件的思考,以及为什么我们需要展示这段痛苦的过去,而不是忘记它。


昨日,位于布里斯托的17世纪奴隶主爱德华·科尔斯顿的雕像被推翻。虽然我们无法谅解此次犯罪造成的损失,但国际奴隶博物馆承认布里斯托昨日发生所发生的事件——17世纪奴隶主爱德华·科尔斯顿的雕像被推翻——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对爱德华·科尔斯顿的维护与支持对许多人来说是极具争议和冒犯的。此次将其雕像推翻,与其说是在抹杀历史,不如说是在创造历史。


重要的是,人们应了解大英帝国和帝国主义发展背后的现实。我们不能改变过去,但是我们可以学习并且必须回顾过去。我们将携手布里斯托市议会、布里斯托社区和市长,开展密切的合作并互相提供支持,以确保雕像以及这一重要的历史时刻被完整记录,不被后来的人们所遗忘。


我们鼓励人们了解奴隶制背痛苦的过去以及这份痛苦所留下的宝贵遗产。


我们记得。我们行动。


国际奴隶博物馆的回应


来源:环球网、艺术新闻、推特

辑:毛毛#国旻

弘博咨询

在媒体平台基础上,弘博网目前已成为博物馆行业的专业咨询机构,并成功为各级文物行政管理部门、行业协会及博物馆提供专业的调研、咨询服务,得到业内广泛的认可与支持。为了满足更多博物馆的发展需求,弘博网现推出“博物馆品牌宣传推广”“博物馆定位与发展规划”“博物馆观众满意度调查”“博物馆精细化管理提升”等一系列体系化的咨询业务,助力博物馆的创新发展!戳下图了解详情




新品上线:博物馆24h

国家文物局回应武汉大学老牌坊被撞损一事

“官”“民”博物馆探索合作新机制,优势互补助力多元文化传承

“广州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利用典型案例暨文创产品推介活动”在陈家祠举行

博物馆奇妙, 浙博今年首场夜游活动“文澜印象”上演

江西省博物馆将改造成南昌市博物馆,打造穿点成线的文旅新地标

今年第一次“夜间开放”,上海市40余家博物馆、美术馆情况如何

吴中博物馆预计9月底正式对外开放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全国文物系统组织活动达4600余项

新疆博物馆将于6月6日起临时闭馆

6月底试运行!苏州又一博物馆来了

探索博物馆夜间开放...广东出台20条举措促进商业消费

甘肃简牍博物馆计划于2021年建成并向社会开放

黑龙江省多家博物馆今日起恢复开放

山西青铜博物馆将于明日起闭馆两个月

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和国家美术馆重新开放

回顾往期精彩

高校博物馆的深层次问题应该如何解决,看复旦大学博物馆的成功经验

征集 | 中国首座考古类专题博物馆就展陈概念方案开始征集啦

原省博变身市博,南昌市博物馆启动维修改造工程

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如火如荼,官网为何成了“重灾区”

闭馆的四个月里,博物馆都干了些啥?

“姑苏千年,博物夏夜”,苏州多家博物馆出摊“吆喝”

欧洲多博物馆重启,亟待转型应对以应对后疫情时代

学生策划实施的展览?“展教结合”新实践

以往宣教经验无法适用,博物馆如何开展疫情期间的社会教育?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即将上线,这些问题需要注意

ELE童博汇年度评奖活动获奖名单出炉!

又添新馆!甘肃简牍博物馆预计2021年开放

暴乱局势下,AAM及多家美国博物馆为有色人种发声

夜场再度回归!上海40余家博物馆、美术馆参与“上海夜生活节”活动

点击在看,分享你对于博物馆社会责任的思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